作者:maqingxi
漫话毛边本
2024-04-28
近日在布衣书局购入了一本今年第十一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,杨志军的《雪山大地》,是作家出版社2023年版的精装毛边本。这是我的第一本毛边本,也是我首次接触这一独特的书籍形式。
毛边本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?
毛边本也称毛边书、毛装本、未裁本,是书边不进行裁切,保留其毛糙参差自然本色的书刊。页与页相连,看书时需要裁开来看,在书的天、地及四周多留空白。
1981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《鲁迅全集》对其有一个仅九个字的最简明扼要的注解:
“书籍装订好后不切边。”
毛边本是一种出版物版本,一般指装订成册的书籍或杂志不加裁切,使得书边不齐,毛茸茸的,洋溢着别样独特的自然朴素之美,非常别致。有的“毛边本”是让读者在买回去阅读时自己动手裁切开来的,这让读者对于“毛边本”更有一种亲切感。
最初的毛边书
“毛边本”早在中世纪,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贵族阶层风靡一时。那些人比较欣赏手持裁纸刀,悠闲地边裁书页边细品味读书方式和情调。这倒使出版商一时竞相生产,大发其财。
在我国清代,康,乾时期最高刻书机构武英殿也曾推出过一种将印好的书页叠齐、下纸捻后不加裁切的“毛边书”,其中用意通过不落俗套的装帧形式,老明书为铅印殿本。
到民国时期,也一度流行过“毛边书”。当时的边区就出版过毛泽东著作“毛边书”;还有鲁迅、郁达夫、夏丐尊、周作人等作家的部分著书、译作及一些刊物,也“毛边书”形式出版过。
毛边本于20世纪初期引入中国。后来,因为周树人兄弟二人的倡导竟蔚然成风。中国毛边本的"始祖"据说是周氏兄弟的《域外小说集》,它在初版时就是典型的毛边本。
在当时,鲁迅、周作人、郭沫若、郁达夫、臧克家等诸多文化大家的作品都曾以“毛边书”的形式面世。1929年是中国“毛边书”史上出版量最多的一年,大概有330种。
鲁迅是毛边本的早期爱好者和提倡者之一
鲁迅先生对毛边本情有独钟,曾戏称自己是“毛边党”,他说“书籍不切边,我也是作俑者之一。”也曾说:“我喜欢毛边书,宁可裁,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——和尚或尼姑。”他早年的著、编、译,无一不是毛边本,后来连编的杂志《莽原》、《奔流》、《语丝》等都采用毛边的装订形式,著作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初版,都是“毛边本”装帖。其毛边书因不合大众阅读习惯在书店难以销售,他也不同意对书籍进行裁切,足见鲁迅先生对毛边本的痴迷和钟情程度。
1935年4月10日,鲁迅在致曹聚仁的信中写到:“《集外集》付装订时,可否给我留十本不切边的。我是十年前的毛边党,至今脾气还没有改。但如麻烦,那就算了,而且装订作也未必肯听,他们是反对毛边的。”
同年7月16日给东北作家萧军的信上说:“切光的(指萧军的长篇小说《八月的乡村》,有毛边本和光边本两种)都送了人,省得他们裁,我们自己是在裁着看。我喜欢毛边书,宁可裁,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——和尚或尼姑。”
周作人先生以前谈到过毛边装订的理由,这一文被收录在钟叔河先生编订的《知堂书话》第五辑中:
毛边书的理由,据我想来是很简单的,大约与上边所说的第一项相像,但是利益在于读者的方面。第一,毛边可以使书不大容易脏,——脏总是要脏的,不过比光边的不大容易看得出。第二,毛边可以使书的“天地头”稍宽阔,好看一点。不但线装书要天地头宽,就是洋装书也总是四周空广一点的好看;这最好自然是用大纸印刷,不过未免太费,所以只好利用毛边使它宽阔一点罢了。
唐弢先生也爱好毛边本,曾称道“……‘毛边书’朴素自然,像天真未凿的少年,憨厚中带些稚气,有一点本色的美。至于参差不齐的毛边,望去如一堆乌云,青丝覆顶,黑发满头,正巧代表着一个人美好的青春。”1946年12月11日,唐弢发表《“毛边党”与“社会贤达”》一文,他说:“我也是毛边党党员之一,购新文艺书籍,常要讲究不切边的,买来后亲自用刀一张一张的裁开,觉得别有佳趣。”
很有意思的是,喜爱毛边书的一族被泛称为“毛边党”,喜爱毛边书的人常自称为“毛边党员”或“毛边党徒”或“毛边党人”,积极提倡并痴迷毛边书的鲁迅被称为毛边党“党魁”,唐弢、周煦良、钟叔河、黄俊东被称为毛边党“四大金刚”,之外,又排出了八个“护法使者”:钱伯城、林辰、姜德明、龚明德、董桥、陈子善、余章瑞、谢其章。——说得上是文坛的佳话和趣话了。
毛边书的意义与特点
1、把赠书对象当知音看待,相信对方一定会裁开看;
2、图书经过精心切割之后,往往丧失了原有的趣味,而阅读时用裁书刀自己动手裁书,边看边裁,让读者有一种短暂等待的喜悦,使读书人在读书的同时又多了一份乐趣和雅致;
3、还有说法是以前书店不让读者蹭书,想看就买,过分者甚至连目录也会做成毛边,不让读者浏览;
4、表示是新书,"不肯裁切,所以表其为新书也。"
5、读书需静心,裁一页看一页,也不失为静心之一法;
6、书看久了,书会污损,页边尤甚,倘是毛边,裁去其"毛"仍然不损内容,不失其新,使书旧貌换新颜,常读常新;
7、毛边本尺寸稍大,裁开后版面留白较多,宽松、有阅读呼吸的空间,更可在空白处作读书笔记;
8、从美学的角度来讲,书经由手工裁开,翻口由原来未裁时的光边变为毛边,质感发生了变化,毛边书表现的是一种朴素的、原始的、落落大方又参差、错综的残缺之美,是阔大、粗犷和浑厚之美。
毛边本现已成收藏宠儿
新中国成立后,“毛边书”出版物日渐稀少,几乎凤毛麟角。1957年《诗刊》创刊,编辑于第一期除精心组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的手迹,诗词及一些著名诗人的诗作外,同时还运用了“毛边书”这种装帧形式,使创刊号新颖独特,颇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。在风云变幻的“文革”时期,一些出版社有时迫于赶时间完成“政治任务”,来不及装订裁切就下发了,这些“毛边书”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文物。
随着岁月的流逝,昔日的“毛边书”至今已存世不多。现在“毛边本”往往是数量很少的“非卖品”、“征求意见本”、“赠送本”等,如有作者题字签名“毛边书”,一般读者无缘见到。“物以稀为贵”,“毛边书”是书刊收藏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在大众阅读时代,毛边本当然影响正常的阅读,据说当年《域外小说集》在市场上就遭到冷落。在当代,毛边书多为文人墨客少量制作、有的还限量题签钤印编号用以赠送友人,为爱书人的把玩,在图书市场公开发行少之又少,由此,毛边书,特别是早年的版本现今成了收藏界的热门之一。
尽管喜爱毛边书的人越来越多,但印数上万的图书只有上百本毛边书,因此只在作者及圈内人中间流行。毛边书能否摆到书店的货架上,这是一个值得出书者和卖书者关注的事。